怎样才能当好大山深处工程兵的指导员?从担任某工程兵大队某队指导员那天起,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资料图】
如今,快4个年头了,我一直走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起初,我很困惑,甚至不知所措。后来,这种感觉好像品一盏红茶,入口微苦,仔细品咂却沁人心脾。
刚到队里时,我压力很大:支委会怎么开?教育课上讲些啥?工程作业时怎么调动战友们的积极性?
说实话,刚开始我和我的连队是“相看两相厌”——
上任时,我的军龄即将满7年。我或长或短待过几个连队,但没有一个像这支队伍这么“土”。工兵有句老话,“工”字往上出头就是“土”,往下出头就是“干”。队里的战友们土里来、泥里去,从工程作业面下来时,往往已是后半夜,整理内务的时间特别紧张,怎能不“土”呢?
我猜,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指导员,战友们也不是那么满意。当年年底,评功评奖刚结束,老兵们就让我领教了什么叫“反向谈心”。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话语是多么苍白。
事后,我常常反思。怎么办?一位领导点拨说,不妨从眼前的大山找找答案。
山?对,是山。人民军队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跨过万水千山。行军路上,多少艰难险阻,大多绕不开一个“山”字。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娄山关、二郎山、上甘岭……面面战旗矗立山巅,少不了我们英雄的工程兵。
想到这儿,我不禁望了望窗外的大山,豁然开朗:我们工程兵身处大山,当然要向这无言的老朋友学习!
学习山的性格。人们之所以会崇敬大山,可能是因为它能给人一种沉稳厚重之感,尤其是当你仰望它的时候。那是一个初秋的凌晨,在多级水泵抢修吊装现场,面对泵体突然断裂的险情,二级上士刘立存带领战友们沉着应对,冷静排险。久居山中,士兵们好像也有了山的样子。这次经历,让我看到了战友们身上处变不惊的稳重。其实,这大山般的稳重,也是我们保证工程万无一失的法宝,更是育人带队的方向。
学习山的胸怀。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同样,当主官也要有胸怀。山有草木土石,队里的官兵也各有特色,用心接纳每一名官兵,才能团结每一名战友,队里的建设才能如青山般生机勃勃。
学习山的意境。山有止之意。止,并不是倒退,而是知进退,是遇到逆境能够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底气。像蜿蜒的山路一样,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队也经历过多次起起伏伏。但我们始终牢记,从哪里出发,向哪里走去,当好红色“守山人”。这,也是身后的大山给我们的智慧和底气。
学习如何看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党支部书记,既要贴近官兵,又要把握全局,“三上北高峰”才能看得真切些。身在山中,不能识全貌;久在山外,难免疏兵心。所以,身为主官,要学会熟练切换视角,既要埋头实干,又要抬头看路,才能真正学会带兵、管好连队。
走进大山,成为大山。如今,我爱上了大山里的一草一木,也仿佛融进了自己守护的这座大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如此,战友们亦如此。(■某工程兵大队某队政治指导员 谢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