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何远、孙国华、高福庆三位作者写了太原的一个人——文化地标傅山,也写了这位前贤在太原城的诸多遗珍,同时也成就了一本文化底蕴很深的书——《傅山与锦绣太原城》(范世康主编,三晋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一座城可以因一位已被历史验证过的名人而鲜活,一个不朽的人也能因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图腾。我担任《中国方域》主编多年,走过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不下百座,但像太原这样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并且保有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和太原古县城三座古城的实例实在寥寥,而像傅山这样从始至终生活在一座城,贵隐于此,盛名于此,被后世景仰膜拜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屈指可数。记得十多年前,我陪三晋出版社社长张继红到上海专程拜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张社长送给葛先生一套陈监先批校的《霜红龛集》,葛先生接过书,边翻阅边说:“山西历史上最出名的人,大概也就是傅山了。”这句颇能代表中国学界对山西历史文化人物的总体评价,我一直萦绕于怀,凡写傅山、研究傅山的书,无论省内省外,看得懂看不懂,见到便买。其中,白谦慎的《傅山的世界:中国书法在十七世纪的嬗变》简体中文版和《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运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艺术和社会史的研究理论,在论证方法上则用以史料收集和考订为主的中国学术传统写成的这两部研究傅山的专著,让我顿生“傅山研究第一人”的感慨;近年,艾俊川以乾嘉考据学派成熟的文献整理法,写出《傅山致魏一鳌手札编年》和《傅山书信中隐秘的古代社会刑案细节》两篇长文(分别收入《且居且读》和《E考据故事集:从清初到民国》),给了我拍案叫绝的欣喜!可以说,白谦慎和艾俊川的傅山研究,给了傅山学界以极大的鼓励,推动了研究成果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开展。《傅山与锦绣太原城》一书,既是方兴未艾的傅山热的延续,也是献给明清之际广为流传的“锦绣太原城”的锦上添花之作!
我读《傅山与锦绣太原城》,就像在看太原的城记,又像是品藻一部太原的断代史和学林漫话。这部专门以太原量身打造的傅山别传,以傅山的寓居处和行迹及文化遗存地为基点,把影响了傅山与太原城相关变化的地、物、人遴选出来,进行了忠实于历史细节的本事描写。翻开第一章《古城夕照:斜阳荒草感兴亡》,便把我折服了:太原西南15公里处的古城营村,是1000多年曾前被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淹后的巨大废墟,那座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阳城,就深埋在这里。傅山与古晋阳城有什么关系?原来他比我们现在住在太原城的人,对古晋阳城的频遭毁损更为关切,对赵光义攻城掠地给古城营村生民造成的迁徙之恶极度悲愤,于是他画了一幅画,这幅画叫《古城夕照》,上面还题写了一段记写被淹晋阳城准确无位置的文字,认为赵宋水灌的是有南堰、北堰地名的北汉晋阳城,并推断当时太原府城西北有名“古城”者,不是晋阳古城。那么晋阳城在哪里?傅山说:在“西近山,城垣基在焉,间各五六里许”。类似这种以图文证史的例子几乎充溢在全书四个总篇目下的每一个章节之中。
三位作者皆生活在太原,对傅山学和相关史料多方搜集,且有所收藏,再加广博涉猎,使得他们在陈述上相当统一,几同一人之手,既合乎几经考证了的史实,又有逸兴遄飞的场景还原;既有对史料的甄别研判,亦有在历史的天空下,合理想象的纵意古今。他们对于地方志和与傅山相关的履晋官员及文士史料的熟悉运用,更是让我备感清新,因为这类史料可以佐证一些未解的人、物和事。比如在第一篇第九章“百年师表:真山浩气藏斯地”,作者据清咸丰、道光年间四川中江诗人何盛斯来太原,邂逅傅山六世孙傅味蔬所作的一首长诗,得以确定了傅山的世系:
八世祖傅彦—七世祖傅受—六世祖傅天锡—高祖傅康—曾祖傅朝宣—祖傅霖—父傅之谟—傅山—子傅眉—孙傅莲苏—曾孙傅鼎安—五世孙傅履巽—六世孙傅味蔬—七世孙傅龙鳞、傅继祖、傅绍祖。
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如同假如艾俊川不做《傅山致魏一鳌手札编年》,研究者只据白谦慎解读的傅山与魏一鳌及对《丹崖墨翰》的编年考订,那不定会在哪儿出错的地步。多年前我到中江公干,曾往该县北宋所建胜景之地北塔处流连,据陪同我的一位学者说,塔西原有英年早逝的何盛斯墓址,死时才36岁,太可惜了!他的墓现在也不知迁到哪里了。这趟中江行,我还带回一本《中江县志》,本想找出给《傅山与锦绣太原城》的主要统稿者何远先生,以补“关于何盛斯其人,目前未见到更详细的资料”的缺憾,可惜找来翻去而不得。
《傅山与锦绣太原城》是一本内容十分充实的太原城记,同时也是傅山传的一个重要读本。晋阳古城废墟遗迹中的史海火光,古城营村曾被水淹没的灾难回溯,傅家巷内为傅山祖上获得科举功名所立的“三凤坊”牌楼,众多名士在崇善寺游宴的场景,傅仙医在钟楼街“大宁堂”坐诊的肖像,于府南门正街元通观“卫生堂”卖中草药的傅山子侄傅眉、傅仁,往南仓巷清和元赶头脑的市井小民,与傅山故里西村隔河相望的“崛围红叶”,傅山晚年“拄杖倚危看种田”的松庄……无一不在作者们爱戴的抚触下和心怀敬畏的悸动中,鲜活地呈现在我的面前,犹如亲晤亲历。可以这样说,在这本书中,无论与傅山相关的人是谁,来太原的道路有多远,府县城里的巷子有多深,东山、西山有多高,作者们都在历史的叙述中,凸显了特定事件和特定人物的关键特质,使得太原这座城因傅山而厚重!
傅山与太原城相互依恋,又相互矗立:在太原城,傅山成就了一个让学人膜拜的文化神话,而太原城也因傅山的存在,有了“霜红一抹染青史”的气节。尤为重要的是,太原本地学者写出的这本《傅山与锦绣太原城》,让有志于了解、研究傅山方方面面的读者,有了可资品鉴的文案;更让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了一个切实可寻的文魂。
来源:太原晚报
上一篇 : 澳大利亚游泳为什么比美国强 美媒篡改泳赛排名 澳大利亚不干了 基本情况讲解
下一篇 : 最后一页